愚昧是一种罪

愚昧是一种罪

象甲書店 | 學校網課直播屢遭封禁,我們的互聯網有病02/18/2020

原創:象甲

受疫情影響,從幼兒園到大學,國內各個學校都推遲開學,紛紛開始了網絡授課。

教育是立國之本,疫情期間利用互聯網授課,本來也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但是由於國內互聯網敏感詞的泛濫,各大學校網絡授課或者網絡直播授課,都遭受了課件被屏蔽、直播間被封禁等尷尬的局面。

國家教育部欽定的教學內容,怎麼在網上就成為了遭受屏蔽和封禁的對象?

首先遭受封禁的是醫學生理課,多個人體器官名詞成為網絡敏感詞。一位醫學護理專業的老師抱怨,她在 QQ 上講課,幾秒鐘就被封了,原因是涉黃。

生物課也成為重災區,這是瑞安中學的高二生物網課直播間被封,也是因為涉嫌傳播淫穢色情信息。

政治課也不能幸免,這是抖音平台上透露的一個案例:政治老師上課涉嫌政治話題,直播間被封。

緊跟其後,是歷史課的小心翼翼。然而,仍然難以避免直播授課被封。

語文課本裡的魯迅已經基本全退出了,應該講比較安全了吧,但是仍然不行:語文課老師講解的內容,在 QQ 群裡被屏蔽。

比較來看,英語課相對最安全,畢竟英語對於網管來說是一道語言門檻。然而,英語課直播也出現了被封的現象。

目前看起來,最安全的只有網上體育課,不會涉及到敏感內容。但是,有學校組織線上的升旗儀式,照樣被封。

去微博上略略一看,網課話題下面是一堆網友在反應,上網課遭受了被封禁的局面。

學生們在網課遭受封禁面前嘻嘻哈哈,授課老師則是小心翼翼相互提醒,嚴肅媒體對網課遭封禁裝聾作啞,自媒體則把它當成段子內容。

國家教育部欽定的教學內容,居然成為了互聯網上屏蔽和封禁的內容。如果沒有這場疫情下大規模的網絡授課,學生和老師們大概還不會如此直觀地認知:

我們的互聯網病了。

我們的互聯網充斥著舉報和敏感詞,充斥著只能為之的錯別字,正常的溝通和交流只能在這些禁錮之間尋找縫隙。

更可怕的是,我們已經逐漸適應了這種有病的互聯網,用越來越多的暗語和隱喻指代來做交流,把遭受封號刪帖屏蔽封禁當成了日常。

包括此刻,我們在小心翼翼地寫這篇稿子。

對於未來,我們深感擔憂。

版權說明:該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網站僅對原作進行存檔,以方便廣大網友回顧留念。

本文由自動聚合程序取自網絡,內容和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