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風言細雨
3 月 20 日,發炎人耿先生再一次很詳細地對外宣布,中方自 1 月 3 日開始,定期向美方通報武漢疫情信息和防控舉措。發炎人耿先生說:
1 月 3 日,中方開始定期向美方通報疫情信息和防控舉措。
1 月 4 日,兩國疾控中心負責人通電話。中方通報有關情況,雙方同意就信息溝通和技術協作保持密切聯繫。
1 月 25 日,特朗普總統發推特稱,中國人民一直在非常努力地遏制新型冠狀病毒,美國非常欣賞中方的努力和透明度。
1 月 27 日,中美兩國衛生部門負責人通電話。美方對中國政府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透明姿態及雙方正在進行的衛生合作表示讚賞。
1 月 29 日,中國國家衛健委通過官方渠道告知美方,歡迎美國加入世衛組織聯合專家組。美方當天即回覆表示感謝。
2 月 7 日,中美兩國元首通電話。特朗普總統在通話中對中國應對疫情舉措給予積極評價,並在當天發推特稱,中國正在採取嚴格的防控,將會取得成功。我們正在與中國密切合作。
2 月 8 日,兩國衛生部門負責人再次就美方專家參加中國 — 世衛組織聯合專家考察組的安排進行溝通。
2 月 11 日,兩國疾控中心負責人就流行病學技術問題及相關防控策略進行交流。
2 月 16 日至 24 日,包括 2 名美國專家在內的中國 — 世衛組織聯合專家考察組對中國進行了為期 9 天的考察,對中方疫情防控舉措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特別指出,中國也在保護國際社會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各國採取積極的防控措施爭取了寶貴的時間,也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經驗。
3 月 12 日,美國駐華使館應邀出席中國國家衛健委同世衛組織共同舉辦的分享防治新冠肺炎中國經驗國際通報會。
3 月 13 日,特朗普總統向記者表示,中方分享的數據有助於美方抗擊疫情。
發炎人耿先生總結說:“通過上述事實大家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在過去的兩個多月時間裡,中方及時向美方提供了信息,開展了技術合作;在過去兩個多月時間裡,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奮力抗擊疫情,為全世界抗擊疫情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但遺憾的是,就連美國許多媒體和專家都認為,美方浪費、揮霍了中方爭取來的這些寶貴時間。”
另一位發炎人華女士在今年春節後的首次例行記者會上也曾透露:中方自 1 月 3 日起,共 30 次向美方通報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與此同時,這位發炎人指責美方在 2019 年至 2020 年流感季導致 1900 萬人感染,至少 1 萬人死亡,而中方截至 2 月 2 日確診感染新冠肺炎 1 萬 7205 例、死亡 361 人,美國國內也僅 11 例確診,“但美方卻第一個從武漢撤出其領館人員,第一個提出撤出其使館部分人員,第一個宣布對中國公民入境採取全面限制措施,不斷製造和散播恐慌,帶了個很壞的頭。”
這些說法當時就在網上引來熱議,中方自 1 月 3 日起,共 30 次向美方通報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而如此重要的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卻瞞著武漢人民,全國人民更不知道,一直遲至 1 月 23 日才由 84 歲的鐘南山老先生含淚向全國發出緊急呼籲,這 20 天裡為什麼不向武漢人民透露一點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呢?
我更好奇的是,中方究竟向美方通報了哪些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如何也是告訴美方沒有發現人傳人疫情可防可控,國人無話可說,美方上當受騙也是無話可說,特朗普的樂觀情緒也是無話可話。如果告訴美方的內容與所國人知道的並不一樣,那麼特朗普的問題就大了,特朗普不僅會面對彈劾,更可能要受到審判,因為對美國人隱瞞中方通報的真實信息,錯過了防控瘟疫的關鍵時刻,特朗普將被問責。
眾所周知,中方向美方通報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的 1 月 3 日,是第一個吹哨人李文亮被當地派出所訓誡的重要日子,李文亮在被逼之下承認所傳播的人傳人的信息為不實信息,而實際上,有關部門知道的疫情信息比李文亮所傳播的更為嚴重,只是那個時候隱瞞了,沒有讓武漢人民知道沒有讓全國人民知道。
3 月 13 日,馬雲阿里旗下的媒體披露,首名病患去年 11 月間確診。這遠比世衛備案的 12 月 8 日還要早。今年 1 月 1 日,已知確診病例達到 381 例,但到 1 月 11 日,對外通報僅有 41 例,這一通報發布在衛健委 1 月 11 日官網上。根據報導,官方掌握的資料,去年 11 月 17 日一名 55 歲的患者,應該是首名確診病患。此後每天新增 1 至 5 個確診,12 月 15 日累計確診達 27 例,12 月 17 日首次新增病例破兩位數。3 天後的 12 月 20 日,確診病例已達 60 例。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醫師張繼先去年 12 月 27 日向衛生部門通報,這個疾病源自新型冠狀病毒,那時已超過 180 人確診。去年 12 月 31 日,確診病例達到 266 例,2020 年 1 月 1 日增至 381 例。最早收治武漢肺炎病患的金銀潭醫院醫生們,曾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發表研究報告,界定首個已知感染病例是在 12 月 1 日。
《人物》雜誌月初專訪了武漢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3 月 10 日《發哨子的人》在全網熱傳,艾芬表示,經武漢中心醫院檢測,曾有 1 名病患在去年 12 月 16 日就已確診這種冠狀病毒。艾芬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揭露院方隱瞞疫情打壓類似她和已病逝的李文亮醫生這類所謂的「傳謠者」,讓武漢中心醫院醫護人員付出巨大代價。這篇文章 3 月 10 日發表後,遭遇到罕見的全網封殺。
財新的調查報導還披露了一些重要信息,武漢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趙蘇說,該醫院去年 12 月 24 日將首例華南海鮮市場的武漢肺炎患者樣本送到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基因檢測,3 天後(12 月 27 日),檢測機構電話通知,檢測結果是 “一種新的冠狀病毒”,當天就有研究者從一名早期病例樣本上獲得接近完整的病毒基因組序列,並與醫院及疾控部門溝通,卻未獲得回應。
當武漢市中心醫院李文亮等人 12 月 30 日透過微信群組發布警告訊息時,很快被官方 “辟謠”,其中有 8 人遭到警方訓誡,1 月 2 日,央視和各省台都播放了這 8 人傳播不實信息被懲處的消息。一位基因測序公司的人透露,1 月 1 日就接到湖北省衛健委官員電話,告知如有武漢新冠肺炎病例樣本送檢,不要再檢,已有病例樣本必須全部銷毀,還警告不能對外透露樣本消息,也不能發布相關論文和數據。
報導還披露:衛健委辦公廳在 1 月 3 日發布文件《關於在重大突發傳染病防控工作中加強生物樣本資源及相關科研活動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未經批准,不得擅自向機構和個人提供生物樣本及其相關訊息,據病毒學家透露,通知下來後,中科院武漢病毒所被要求停止病原檢測,銷毀已有樣本。
該報導強調,中科院病毒所從 12 月 30 日拿到病毒樣本並入庫,到進行病毒分離,完成病毒基因測序,分離得到病毒毒株,直到 1 月 11 日對外公布病毒基因組序列,距離 12 月 27 日第一例基因測序確定新冠病毒,已經過去了 15 天,而那幾天本應是決定無數人命運的關鍵時刻,但包括武漢人民在內的社會各界卻渾然不知。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細節,早在 1 月 5 日,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中國疾控中心研究院院士張永振團隊就已完成全基因測序。上海公衛中心當日立即向上海市衛健委和國家衛健委等主管部門報告,提醒新病毒與 SARS 相似,建議採取措施防止疫情擴散,因為樣本採集來源的病症都非常嚴重。1 月 6 日,中國疾控中心內部啟動二級應急響應。
那個時候,民眾還被告知,武漢從 1 月 3 日起無新確診病例、沒有明顯人傳人跡象。1 月 7 日,張永振團隊根據基因測序,向《自然》(nature)雜誌提交一篇論文,明確提出新冠病毒與舟山蝙蝠病毒的 2 種樣本(編號 CoVZC45 和 CoVZXC21)親緣關係最密切。其中,新冠病毒與 CoVZC45 的核苷酸序列同一性為 89.1%,nsp7 和包膜蛋白(E 蛋白)的氨基酸相似性達 100%。
1 月 11 日,上海專家團隊在國際病毒學論壇 virological.org 網站率先發布新冠病毒全基因序列,1 月 12 日,上海專家團隊從事研究的 P3 實驗室突然被下令關閉。這個 P3 級別的實驗室位於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又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南院。為什麼突然關閉一個率先發布新冠病毒全基因序列的實驗室?官方並沒有一個說法,但背後隱含著什麼秘密?
2 月 10 日,發炎人耿先生興致勃勃地說:新冠肺炎疫情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需要國際社會攜手應對。中方為應對疫情採取的有力舉措不僅在對本國人民負責,也在對全世界負責。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 “疫” 中,我們用中國速度為世界防疫爭取寶貴時間,用中國力量築牢控制疫情蔓延的防線,用中國實踐為世界防疫樹立了新標杆。
這話聽起來鼓舞人心,誰也沒想到病毒會在全球迅速蔓延,截止到 3 月 23 日上午,全世界 186 個國家累計確診病例 253085 人,死亡 11254 人!其中意大利新增確診病例 5560 人,累計確診病例 59138 人,死亡病例上升至 5476 人,超出了中國官方對外公開的死亡人數,緊隨其後的美國昨天新增 6670 人,累計確診病例 33276 人,排在第三的西班牙昨天新增確診病例 3774 人,累計確診病例 28700 人。全世界在這場瘟疫襲來之際,幾乎沒有一片淨土。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在這場瘟疫流行中,扮演了個推波助瀾的角色。互聯網是有記憶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公開說過什麼?1 月 23 日,武漢封城湖北封城,譚德塞喋喋不休:“中國分享疫情信息非常實時,緊急採取相應措施,展現出相當高的透明度。”
1 月 28 日,譚德塞說:“有國家提出希望撤僑,世衛組織並不主張這麼做。在當前形勢下應保持鎮定,沒有必要過度反應。”1 月 30 日,世界衛生組織才召開緊急會議,決議將武漢肺炎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確認疫情對中國之外的國家有風險,需要國際社會一致應對。譚德塞指出世衛不主張各國撤僑,強調沒有理由採取不必要的措施干擾國際旅行和貿易,呼籲所有國家執行以證據為基礎且一致的決定。
1 月 31 日譚德塞表示:“世衛反對任何針對中國的旅遊及貿易限制。”2 月 4 日,譚德塞說:“我們再次呼籲所有國家不要對國際旅行和貿易採取不必要的干預措施。” 他進一步強調,“這樣的限制會增加恐懼和偏見,對公共健康幾乎沒有好處。”2 月 21 日,譚德塞表示:“中國新增病例持續減少,趨勢令人鼓舞。”2 月 24 日,譚德塞還在誇讚疫情已經過了高峰,“現在使用大流行一詞不符合事實,肯定會引起恐慌。”3 月 11 日,世界衛生組織和總幹事譚德塞才終於改口承認,“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
人類對於某種病毒沒有免疫力,甚至感染之後仍然不能產生免疫力,就只能寄希望於社會抗疫。所謂社會抗疫是在社會層面重建免疫力的過程,這是對個體免疫力的代償。最幸運情形是制出疫苗或特效藥,不能,就只能提前預警提前隔離,隔離雖然原始卻行之有效。這場瘟疫從中國中部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都是吃了沒有提前預警提前隔離的大虧。
版權說明:該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網站僅對原作進行存檔,以方便廣大網友回顧留念。
本文由自動聚合程序取自網絡,內容和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